English

21世纪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

2000-0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李长敏 我有话说

21世纪是个什么样的世纪,可以说任何人无法准确逆料。20世纪(尤其是后半期),发生了数次突发质变式的跃前发展,推动世界经济也大起大落地跃动发展。21世纪,可以预料这种突发质变式跃前发展的惯性冲力仍将维持。在这种情势下,一个国家民族如果没有极有远见卓识的精英阶层制定应对策略,作为中国这样一个背负十几亿人口沉重包袱的发展中大国,在21世纪的某一天,仍会二十世纪悲剧重演,被发展中的世界抛在后面。

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材?中国社会及国际社会对这些人材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的要求如何?按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,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培养复合型人材,即博、专结合的人材。这种复合型人材,笔者认为应该是:(按重要性顺序排列):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知识及能力于一身、集管理知识及能力于一身、集掌握本专业技术、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于一身、集精通本专业知识、理论及操作技术与理论研究于一身、集精通以往知识及创造新知识于一身的人材。

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应该如何?从历史及现实看,一个人受教育程度高,已经不意味着犯罪的机率低了。而且,高技术、高科技犯罪有增无已。所以,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“产品”——学士、硕士、博士毕业生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家、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、与同事相处有协作精神的人,也就是所谓的“团队精神”。应首先有以上几点,再言及其它。因此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“产品”——毕业生精神、意识形态的结构模式应该具有:

一、爱国家、敬师长、孝父母、协作同事的意识;

二、中国走向世界的意识;

三、保护环境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意识;

四、人文意识,即以人为本的意识;

五、精专业、博其它的关系得当意识。

对教育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成果是教材。笔者认为,以上五点,特别是后面四点,也正是应该涵盖所有专业、专业群、基础课、主干课程教材的。就是说,各学科教材均应在编纂时贯穿以上五个方面的精神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